飒沓青春生浩气,不畏重任求弘毅 | 专访冬奥会环内志愿者刘娜

圆梦冰雪,黾勉从事

缜密细致、掌控全局、协调组织、运筹帷幄是对交通领域志愿者工作的最好的概括。关于自己从事的冬奥服务,刘娜分享道:“我的岗位是交通领域上下车引导,工作区域位于距离运动员比赛终点直线距离约100米处,主要的工作是为运动员、随队官员及各记者媒体提供上下车引导服务,告知乘车路线和班车运行时间;根据乘车人数及时联系调派车辆,协助维持车辆与乘客秩序等。”可以说,身在交通服务领域,刘娜是体贴周到的微笑使者,是流利晓畅的翻译达人,是联络车辆的沟通者,也是娴熟干练的调度员。26天,18场冬奥赛事,208小时工作时长,保障小客车近2900车次,5000余人次,一组组数据彰显了她在冰雪中坚守的精神。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。得益于刘娜和小伙伴的努力,结束区在整个赛事期间运行平稳,未发生乘客滞留事件,每一颗螺丝钉都扎扎实实地钉在冬奥这一块板上。

而在冬奥会期间,除了成功完成冬奥会的志愿服务活动,刘娜还负责了学校支部的工作,组织服务对象是103名党员、29名团员、13名党小组成员,她及时地组织参与闭环内志愿者思想教育工作。服务期间,她组织进行2次线上理论学习交流,也组织参与2次党支部大会,还分享了自己的冬奥工作经验。

简单却不可或缺,疫情防控是冬奥会保障最重要的一环。刘娜说:“工作是普通平常的,但是需要特别的用心和细致。”她每天需要进行严格的防疫措施,防护面屏、4小时一换的N95口罩、手套、手部消毒液、次氯酸衣物消毒液等等。也正是依靠严格的防疫措施,志愿者才能无一感染,顺利完成工作。厚重闷热的口罩挡不住她迎客的热情,大大的防护面屏遮不住她眼中真诚的笑意。对于这次奇妙际遇,刘娜说:“感动常在。”

2月13日大雪纷纷扬扬,气温骤然下降,刘娜和一众志愿者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。针对赛前赛后结束区会短时间聚集大量媒体、官员和外国运动员的问题,他们一直通过双手协调、申请增发其他车辆,刘娜回忆道:“在上下车时,一位美国教练员见我们的手因为忙于工作一直放在外面,就贴心地询问我们有没有暖手宝,在我们回复之后,向我们竖起大拇指,给我们的工作点赞,这一刻让我感觉到很温暖。”她相信奥林匹克的友善精神是她独特的冬奥际遇,感动不止那一刻,更是逐梦路上的每时每刻。

沉淀自我,砥砺收获

做一束微光,凝一团烈火,晨光熹微处默默付出,夜深人静时她是幕后英雄。胜利无关乎“金银铜”是奥林匹克精神带给刘娜最大的感受。当中国男子钢架雪车运动员闫文港创造历史收获铜牌时,她开心地说:“在场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相拥呼喊,互相道贺,我也明白了现在的中国不再仅仅要用金牌来证明实力,不断突破就是国家底气。”除此之外,刘娜还领悟到拼搏精神的真谛,无论是实力强劲的欧美选手,还是全年无雪的热带地区运动员,每个人身上都体现出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体育精神,争做自己的无冕之王。连日的辛苦与劳累都未曾让刘娜退却,因为——“博爱、素养、胸怀、眼界”是她微笑服务的基石;“努力、用心、热情、礼貌”是她对自己的鞭策与要求;“荣幸、感恩、珍惜、自豪”是冬奥给予她的宝贵财富。

刘娜一直坚信世界上的大多数事情可能都没有意义,但是真理和热爱除外。她寄语学弟学妹,“愿能寻己所爱,赴其所向,无问西东。”

冬奥小雪花们有幸相逢冬奥,展现青春身姿。一张张灿烂的笑脸,一次次贴心的服务,在风雪中坚守,在成长中屹立。不辞辛苦,不怕困难,默默付出,尽职尽责。他们如旭日暖阳,若明亮双眸,温暖心灵,照亮前行。

经济管理学院新闻中心新闻部

微信号 | caucemnews

文案 |崔佳惠 刘娜

图片| 刘娜

编辑 | 胡菱芸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友情链接:

Copyright © 2022 2002年世界杯冠军|世界杯预选赛欧洲区积分榜|山岳星球的世界杯巅峰视角|planete-montagne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